小说联盟

第四章鬼村 (第1/4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小说联盟】地址:www.lmzdh.com

我们下车以后,李默柳和老夏通了电话。据说他的腿已经打上了石膏,除了出入不太方便以外,基本没有什么大碍。眼下,他住在市局招待所里,所以我们在车站找了一辆出租车直奔那里。

这个招待所是个五层楼的建筑,主要以会议接待为主。老夏因为是因公负伤,局里专门做了安排,所以住在了上下比较方便的一层105房。

到的时候天还没亮,住客大都还在睡觉,之前在前台已经预定了一个三人间,就在二楼的206。时间还早,李默柳说明已经和对方约在上午晚些时见面,时间上完全可以先睡上几个小时养养精神再去找老夏,于是我们三个人便先上楼到了自己的房间里。

说实话,虽然是坐的火车软卧席,但是一夜来回折腾已经是把我们困得眼睛发酸了。头一挨枕头便打起了呼噜,再睁眼就是上午10点多了。

随便洗漱了一下,我们一起到了105那里。

房间里只有老夏半躺在床,右腿裹上了厚厚的石膏架在一摞被子上,他正眯着眼睛看着一沓厚厚的资料。

李默柳带着小陆和我一进来,他就把手上的东西甩到了一边,高兴地说道:“总算是把你盼来了!”

请注意,是你而不是你们。

在这个忠诚的警员心里,李默柳才是真正他所要找的。我们不过是来看热闹的随员,和围成一圈看打架的观众一样,除了品头论足毫无意义可言。

在我没有留意的时候,小陆悄悄地退出了房间,也许是有些不自在的原因,他没有向我们打招呼。

但我还是厚着脸皮留了下来,原因不言而喻,我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作者,某种意义上和那些到处奔波找寻新闻线索的记者一样,区别只是我眼下还没有靠这个手艺赚到一毛钱。

但好像李默柳不是这样看我的,他极为郑重地向夏正天同志介绍了我,原话是这样说的:“老夏,这是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杨碌,因为这次的案子十分特殊,所以我专门邀请了他一起过来,请你不要介意我的自作主张才好。”话里话外为我争取了必要的尊重不说,还隐隐含有我也必须了解一切的意思在里面。

诧异地看了我一眼,似乎是带着些惊讶和出乎意料,老夏沉吟了片刻接着开始讲述了这个案子的始末。

这件事是因为一份全国通缉令引起的。犯人叫王彦军,红旗汽修厂的工人出身,曾因聚众斗殴被判刑三年入狱,没想到他不但没有就此浪子回头,却在出狱后做了荣行的佛爷——就是手艺高超之惯盗的雅称。

他连续对各厂财务部门下手,尤其是对于保险柜的开启专长,还因此在社会上闯出了“赛李三”的绰号。传说其当初服刑三年在监狱里得到了高人传授,可以趟千家越百户,空手开得了三十二柱的万字锁,更是在一夜连续端掉了十几家工厂的小金库,然后全部散入各厂困难职工家里,硬生生给自己闯出了一个现代版李三神偷侠盗的名号。

原本他只是个有名的大盗,却不料在某厂公安处办公室行窃时,顺手牵羊带走了一支寄存保险柜里的手枪,因此被市局下了严令抓捕。他在逃亡过程里更失手打死了追踪而至的女警,并且焚尸潜逃出省藏匿了起来,所以鉴于此事,居然惊动了部委领导下令全国各地协同严查此案。

一张一号通缉令遍布大江南北,在全国当时被称为了第一大案。

几天前,老夏得到了上级指派,根据焦作市沁阳地区的线报,代表我省城市局刑侦联合当地执法和武警组成了一支精干的小分队,一路追踪到了晋城市和沁阳地区之间的太行山脚下的风门村。

带路的是沁阳移民小区一个五十多岁的鳏夫,这人姓王,无儿无女是个老绝户,他的老娘老爹和老婆都埋在了村里。八几年村里缺水少地生活困难加上一些隐晦的原因,响应乡里的号召跟着村里人一起搬到了沁阳县。

因为他经常回去村里给老人祭奠,所以无意中在村里竟见到了一个披头散发的陌生人游荡,他当时起了疑心于是回来报告了街道上和派出所。结果一查之下才发现,这人和眼下全国通缉的要犯王彦军长得差不多,几经周折之下两地很快商定了搜捕计划,也就有了老夏带队进山的这一出。

在此之前,我们先说说这个号称是全国第一鬼村的地方。

风门村亦称封门村,处在沁阳郊外深山里,虽有几处村庄,但早已荒废空无一人。封门村却阴深独立,上百间明清年代建筑风格的房屋坐落于深山老林之中。当地天蓝如洗,山峦叠嶂,逍遥河水库碧波荡漾,建于神秘古怪的封门村山下,顺山谷由下而上,一路山石叠嶂,两侧红叶随处可见,泉水不断。到那里需要经过与孟良寨遥遥相对的焦赞城,相传焦赞、孟良两员猛将曾经屯兵与此,近年来却不断传出灵异事件……

本村敬奉的是一对身着官装的男女石雕像。

传说明朝末年,朝野中出现了一位精通阴阳道法的文官能日视鬼魅,闭目观三界。由于这种能力,惹出了祸事,所以文官带着妻娟躲到今天的封门村避祸。文官在这里施医,教学,很多人慕名而来,再加上当时的封门村,风水极佳,慢慢的有人开始在那里定居,后来就成了风门村。

但纸包不住火,文官的异能还是被村民知道了,因为当时人们比较迷信,竟然把他当做妖精,文官夫妇被活活烧死。文官死后,风门村一段时间平静如往常,直到明末清初战乱四起,风门村也开始闹起了妖怪。

先是家畜丢失。后来有人夜里听到院内家畜乱叫,等出门一看就见一个传明朝官服的男子一闪而逝。然后就有村里的孩子说有位美貌的娘子,半夜会站在床头给他们讲故事,而转天孩子就会发烧。

而后村里人请来了当时很有名的一个道士,道士只说那死的文官本就不是凡人,而这处又是风水极好的地方,文官的鬼魂被风水滋养,成了事。通过道士的指点,人们在三个煞位上建了庙,并香火供奉文官夫妇。但此后,家中人去世必葬于房前屋后,而且活人要给死人让地方,道士给画定了地方,无论经多少世,活人的房子都不能盖到圈外,所以他们的房子都密集在一起。

还有一件事在这之后好多年,在风门村老人去世棺材都停放在了屋子里。

据说那棺材不是给活人预备的,而是给鬼留的。传言清朝时,风门村有个人中了举人,但这人命不好,中了举人没多久,便死了,话说这个举人无亲无故,大热天里尸体在家臭了才被人发现。于是乡亲们就帮着草草把他埋了。因为那时候一副好的棺木得花不少钱,所以举人死后怨气不散,村里人总是梦到他穿着身破破烂烂的黑衣服,侧着脸说自己是举人,得死的体面,要付好点的棺材。于是人们就凑钱给他买了付棺材。说了也怪,自打有了棺材后,举人的鬼魂就再没闹过了。

接着又过了不少年,风门村出现了瘟疫。

风门村当时还很繁荣,结果那一年风门村死的人太多,简直是白天尸骨遍地,到了晚上哀嚎遍野。人们到了晚上都不敢出门,更由于风门村三面环山出路又被庙宇堵住,导致冤魂出不了村阴气太重,所以风门村的女人多少都有点病,大多无法怀孕了。为了安抚那些孤魂野鬼,谁家死了人,得把棺材留出来先在家里停三天给鬼用,三天后才许动棺材下葬,这个传统也就一直留到了现在。

封门村虽地处中原,却自有一套与汉族传统风俗全然不同的“葬俗”——封门村的尸体都是带着面具下葬的……

封门村讲究“人鬼混居,人死不出村”,人死后不能埋在村外,在死者家附近找一块空地埋葬。封门村所在的山谷名为幽灵谷,那里沟沟有遗骨、弯弯有阴魂……

封门村在一条小小的山沟沟里。但是站上山坡可以看到封门村的大体形状和位置。俯视下去,眼前一片荒芜,荒烟漫草中,古旧的建筑林立气氛诡异。

入村有三座庙,呈品字形立在小山顶上,传说中,这是所谓三庙镇村。这三座庙,不是无缘无故建在这里的,封门村的三座庙,呈品字形,正好把封门村牢牢围在里面。这里风水有着很大问题,村里有东西又收服不了,只能靠三座庙给镇压住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重生60年代,开局就上山下乡 随身带着女神皇 占神卜鬼 末日岩帝 护妖大师 我在末世吃饭睡觉打豆豆 时空保险箱